芜湖市卫生健康委关于2021年度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总结
2021年度,市卫健委共承办政协提案38件,其中主办20件、协办18件,整体提案内容涉及卫生健康方方面面,有医改、中医药发展的宏观政策,有养老、托幼等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还有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社区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建设等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其中杜少陵、彭彦霄、王红群委员《推进芜湖市主要公共场所AED配置,加快构建公共安全救助体系的建议》,市民盟、郑艳、陈安委员《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医药助力建设健康芜湖》,洪蕊委员《关于加快推进芜湖地区开展“互联网+护理”工作的几点建议》,谭闽月委员《关于加强餐饮单位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安全监管的几点建议》被列为本年度重点督办提案。对于提案办理工作,市卫健委高度重视,现将提案办理工作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从提案交办到科室办理,委领导强化组织调度,召开专题会议协调提案办理工作。明确委主要领导为提案办理第一责任人,各分管领导强化提案督办,保证办理进度和质量。将承办的38件提案按照内容进行分解,由委办公室综合承办、全程督办,各科室具体办理,确保提案办理各项要求及时准确落实。
(二)强化督办,注重实效。各办理科室对委员提案高度重视,认真梳理提案内容,对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及时采纳,对委员疑问及时答复。针对承办的提案加强与委员、各相关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系,及时反馈工作开展情况。对承办的重点提案强化调度协调,多次开展线下座谈,实际工作取得实效明显,得到委员和社会的肯定。
(三)健全制度,规范流程。根据关于提案办理工作的相关要求,印发《关于交办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案的通知》,明确办理程序、复函格式、办复时限等内容,确保办理质量和效率。
二、办理进度
截至目前,市卫健委承办的38件政协提案已全部办结,其中20件主办提案由各科室和委员进行联系沟通,全部办复完毕,4件重点督办提案均召开线下督办座谈会,工作推进取得显著成效。18件协办提案答复意见已全部提交主办单位。
三、政协委员重点提案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关于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
一是中医药健康服务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市一直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中医药为增进人民健康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全市有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下同)9所,实现“县县都有中医院”的目标,共设床位3848张;有中医诊所129所,其中备案中医诊所38所;2020年中医总诊疗人次数3119615人次,年均增长7.12%。通过在市中医医院成立基层中医指导科,安排中医师到基层多点执业,投放“中医综合诊断系统”等措施,不断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实现基层4类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全覆盖。基层卫生机构中医师占比达到22.1%,门诊中医诊疗量占比达到30.14%。
二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成效明显。积极探索、拓宽中医药人才培养渠道,努力培养一支力量充沛、技术精湛、结构合理的中医药人才队伍。我市两所医学类高校(皖南医学院和安徽中医药高专)均开设中医药相关专业,大力推进中医药人才培养。目前中医药类专业在校生5000余人。市中医医院是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医全科医生规范化(临床)培养基地”和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已累计培训培养逾千人。全市有国家、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9个,安徽省国医名师、名中医和基层名中医23名,其中,8位为国家和省中医药学术经验传承导师。
三是中医药保障措施日趋完善。用活用好现有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积极打造中医药健康服务高地。依法加强中医药行业管理,不断规范中医医疗服务行为;开展南陵凤丹种质资源保护,支持丫山丹皮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进行凤丹种植环境监测,严格农药、化肥、植物生长剂等使用管理。开展中药饮片集中整治工作,保障中药质量安全。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市中医医院新院区,无为市、繁昌区、南陵县中医医院先后建成新院区或新大楼,增加床位近千张;建成(改建)基层中医馆68个,集中投放21套“中医综合诊断系统”。加大财政投入、多方争取资金。2019、2020年度安排拨付相关资金29476.53万元。争取中央预算资金1亿元,地方配套0.7亿元,建设芜湖市中医院中医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投资7000万元异地迁建皖南中药制剂中心。建成省中药制剂、省中药日化产品、省多糖药物3家中医药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中医综合诊断系统的开发”等科技研究项目11项;支持中医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技攻关项目2项;支持芜湖市中医医院获批“安徽省中医骨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二)关于主要公共场所AED配置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市卫健委牵头协调市区AED集中配置救援点建设,市急救中心具体负责救援点建设日常工作;市直各相关部门负责审核确定本系统项目实施单位,并督促协调项目单位落实配置场地、人员培训以及项目运行相关工作;市财政局、市红会负责AED集中配置的经费保障和接受捐赠工作。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类媒体协助开展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技能的公益宣传,倡导社会急救理念,弘扬救死扶伤精神。
二是制定实施方案。拟定市区50 台AED集中配置救援点具体配置单位,优选人员密集、流动量大、影响明显的学校、车站、场馆、景区等公共场所。每个救援点至少安装1台AED,设置地点要求在保证能够及时有效使用的前提下,由经营性主体(单位)或场所安排,并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上报至市急救中心备案。各相关市直单位明确一名联络员,落实拟建设AED集中配置救援点的场所,并向市急救中心邮箱报送安装申请表。
三是明确时间节点。2021年,从资金拨付到完成配置, AED 配置时间控制在3-6个月。市急救中心负责规范实施招标采购AED设备,督促AED现场安装工作在合约期限内完成全部送货、安装、调试、交付验收工作,配置点的工作人员急救知识和AED 使用培训同期完成。
(三)关于“互联网+护理”工作开展
2021年,结合我市实际,我委制定并印发《芜湖市“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依托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芜湖医院(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镜湖区紧密型城市医联体,以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为试点医院,以镜湖区城市医联体为试点区域,结合家庭病床服务试点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推行14项“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截至目前,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全市通过考核“互联网+护理服务”从业护士共172人,已为12名居家患者提供护理服务需求。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委员提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一直以来,委员们都高度关注卫生健康领域,为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在委领导的重视和指导下,今年的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委员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市卫健委将一如既往重视提案办理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补短板、强弱项,聚焦委员和群众关注领域,促进提案办理工作再上一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