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康复,这些你需要了解!
脑卒中康复,这些你需要了解!
安徽省皖南康复医院(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 李素婵
脑卒中是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些年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脑卒中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提升,但是多数脑卒中患者在抢救成功之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比如偏瘫以及肢体功能障碍等,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在这个阶段,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脑卒中后康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面带大家了解脑卒中康复的相关知识。
1.脑卒中后康复治疗的最佳时间
脑卒中后康复治疗的最佳时间是发病后三个月内,这被称为脑卒中康复治疗的黄金时期。如果在一年多后进行康复治疗,各种功能恢复的效率将大大降低。长期卧床会导致脑卒中患者出现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变形、骨质疏松和皮肤损伤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尽快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患者只要生命体征稳定即可接受康复治疗。
2.脑卒中康复原则是什么?
脑卒中康复原则具体为:(1)制定计划:需要根据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制定个体化康复治疗计划。早期康复治疗应在患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病情不再进一步加重时进行。脑卒中发作后,如果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经过治疗后稳定,最早可以在48小时内开始康复治疗。(2)循序渐进: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本质是学习、锻炼、再学习、再锻炼,逐步重建功能。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旨在动员剩余脑细胞的功能重组和再开发。首先,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锻炼如何抑制异常的原始反射;再次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此外,还应注意对患者进行言语、认知、心理等多方面的康复训练。(3)共同配合:脑卒中的康复治疗需要康复医疗人员和患者以及家属的配合。(4)做好复发预防:脑卒中的康复治疗要注意预防原有疾病的复发,应加强脑卒中的预防措施,坚持康复训练和预防保护并进。
3.脑卒中康复方法有哪些?
脑卒中的康复方法具体包括:(1)运动疗法:用于恢复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是利用器械、徒手或者是患者自身的力量通过某些运动方式,比如主被动运动等等,使患者获得全身或局部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恢复的训练方法,包括了关节功能训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等。要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措施和方法。(2)作业疗法:是为了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或者提高独立生活和劳动的能力,保持着有意义的生活而有选择性和目的性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休闲等有关的各种活动来治疗患者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功能障碍,主要康复内容是作业效果评估和治疗,评估和训练都需要反复进行。这是一种针对上肢运动能力、协调性和精细手部运动的康复治疗,与患者的生活能力密切相关。(3)物理治疗:如功能性电刺激、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生物反馈疗法、超声波疗法、痉挛肌电刺激疗法等,改善偏瘫肢体的肌肉和循环问题。(4)言语治疗:治疗和训练失语症和构音障碍等言语障碍患者,以提高患者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5)心理治疗:卒中后抑郁是一种情感障碍综合征,被认为是卒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神经精神后果。 大约1/3的卒中幸存者会经历严重抑郁。此外,卒中后抑郁对认知功能和躯体功能恢复和生存产生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焦虑,并且伴有躯体不适等症状,除了药物干预外,也需要及时、适当的心理干预,可以通过音乐治疗、行为治疗来纠正不良的心理和行为。(6)康复工程:对于偏瘫肢体,可以配置适当的矫形支架,以防止肢体变形并辅助功能活动。其次,可以对患者的家庭环境进行适当的修改,以方便患者的家庭生活。(7)康复护理:这主要包括患者早期发病或卧床不起期间肢体功能位置的放置、被动活动、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床椅之间转移,轮椅使用,助行器的选择和使用等。主要方法包括对患者及家属的培训和指导。
脑卒中的早期康复应重点把握好卒中康复的黄金时间,持之以恒的坚持锻炼,以增强自身免疫力,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