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群众就医便利性和服务满意度提升行动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3-11-29 15:57信息来源: 芜湖市卫健委阅读次数:编辑:张晶晶 字体:【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9日上午9:30       发布地点:市广电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芜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持人:市卫健委科技教育科科长 杨乃川     发布人:市卫健委副主任章如平,芜湖市卫健委医政科科长刘炎,芜湖市卫健委基卫科科长周云静,芜湖市繁昌区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郑海峰






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
    首先,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市群众就医便利性和服务满意度提升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深入践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各项医疗机构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群众就医便利性和满意度持续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务前移,优化流程,提升患者诊前体验
    一是完善预约诊疗。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均能提供多种形式的预约挂号服务,就诊、检验检查分时段预约精确到30分钟以内,优化排队叫号系统,为复诊患者提供方便。市二院等医疗机构开通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服务,患者门诊一次挂号三日内复诊免挂号费,保障了门诊患者就医连续性。二是开展“一站式”集中服务。设立入院准备中心,“一站式”办理住院预约、预住院检查检验安排、入院手续办理等服务。推广“全院一张床”,对医院内闲置床位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缓解大型综合医院“住院难”。三是推广日间诊疗。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推广日间诊疗服务,开展日间手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优先围绕儿科、产科、口腔科等需求较多的门诊,弹性开设午间、晚间或无假日门诊,满足群众不同时段的就诊需求。四是注重质量提升。开展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专项行动和人文医院创建,从规范诊疗行为、改进服务态度等方面着力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市一院、市二院连续两年在全省33所三甲综合医院满意度测评中排名前列。
    二、创新模式,精细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一是让患者少跑路。在省市县三级公立医院设置会诊转诊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一站式MDT多学科会诊、上下转诊、域外专家来芜诊疗服务。加强长三角医疗合作,创新“四固定”服务模式,遴选重点专科和高峰学科,解决群众治疗疑难杂症的问题。二是落实分级诊疗。开展全国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引入省属医院共划分4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网格,开展“医联体病房”“专家工作室”等工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医疗资源共享。三是优化就诊环境。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制度,在养老机构开通方便门诊,定期安排医护人员上门对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开展巡诊、健康管理、中医养生保健等服务。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全部设立老年医学科,获批第一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一个。四是推广智慧医疗。统一使用居民电子健康码,与医保电子凭证融合,实现患者看病就医全流程应用,累计发卡238万人次,用卡1554万人次。在三级医院推行门诊看病“最多付一次”信用就医模式,减少患者总体排队等候时间。完善“健康芜湖”惠民功能应用,接入20家医疗机构,提供预约挂号、健康档案查询、电子票据等便民服务,使用人次达481.61万。依托“智联网医院系统”,推动全市范围医学影像、检查检验等数据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实现“智医助理”辅助诊疗基层全覆盖。
    三、强化保障,丰富内涵,改善基层服务供给
    一是推进优质资源下沉。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畅通双向转诊和接续诊疗服务,为基层预留门诊号源和住院床位。为辖区常住居民提供上级医院门诊预约服务的乡镇卫生院4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个。通过对口帮扶等方式,落实每周至少3个工作日有1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临床专业技术人员在基层机构值守门诊服务。二是开展家庭医生暖心服务。全市家医签约服务团队886个,签约服务189.41万人,签约服务覆盖率51.58%。强化”一老一小“健康管理,65岁及以上老年人签约服务56.82万人,规范管理率67.53%;0-6岁儿童签约服务12.85万人,规范管理率94.78%。三是推进县级医院能力提升。各县市区临床服务“七大中心”、急诊急救“五大中心”陆续建成。湾沚区总医院成功创建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基层医卫机构打造“一院一品”和“一中心一特色”。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在全省率先试点建设5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在镜湖区推广家庭医生流动工作站,进一步优化家庭医生服务方式,打通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四是提供便捷基层服务。为辖区常住居民或参保居民门提供急诊、住院就医“先诊疗、后结算”一站式服务。推行预防接种分时段预约,开展周末疫苗接种服务。所有机构推行“一人一诊室",完善机构内就诊指南及路径标识,为特殊群体提供便民设施,改善就医服务环境。
    四、守正创新,发挥优势,深化中医药健康服务
    一是打造省级中医医疗中心。市中医医院和市五院分别获批第一批省级区域中药制剂中心和中医康复中心。市中医医院积极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服务,率先上线门诊慢性病电子外购处方,患者凭此处方可直接前往慢性病定点药店购药并结算。市五院互联网医院相继开放神经内科、骨科、普外科、中医康复针灸科、康复医学科和妇产科,为慢性病及轻症患者就医购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二是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目前全市72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了中医馆,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均能提供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全部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均具备提供4类以上适宜技术能力。三是积极推进医联体建设。芜湖市中医医院与四个县级中医院及16家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共同组建中医医联体,每个县级中医医院均牵头建立了紧密型县域中医医共体,覆盖县域人口比例达44.26%。四是加快智慧共享中药房建设。依托市、县中医医院建设智慧共享中药房,开展基层机构开方、医院调配煎煮、物流配送到家工作,解决基层中药师人力不足问题,实现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的推广与应用。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锚定“看病难、看病烦、看病贵、看病愁”问题,围绕“大病重病不出市、一般疾病不出县,头疼脑热不出村”的目标,始终把改善群众就医感受、提升就医便利性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努力增强群众医疗健康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