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第十七届人大第四次会议
第17040075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4-06-04 17:20信息来源: 芜湖市卫健委阅读次数: 字体:【  

陈尚前代表:

您在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建议梳理情况

建议主要针对芜湖市县域医疗服务及公共卫生资源整合情况,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推行情况,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情况等进行分析,查找目前存在的问题(1.医共体管理制度不完善;2.镇村卫生院(室)发展困境大),并提出相关工作建议,共同推进芜湖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完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二、医共体基本情况

在无为市(3个)、南陵县(1个)、湾沚区(1个)、繁昌区(2个)共组建了7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了区域和人群两个全覆盖。2023年开展建设情况评判,通过国家卫健委《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绩效评价监测系统》审核,我市7个医共体均为A等级,达到“紧密”型建设要求。

三、工作开展情况

(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开展建设时期

1.20195月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意见》(皖政办〔201915号)文件,在全省选取37个县(市)为试点探索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芜湖市的无为、南陵入选为省级建设试点。同时省卫健委编制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操作指南》,从医共体内涵、建设流程、政府投入、运行管理、监督管理5个方面指导各县(市)开展医共体建设工作。芜湖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积极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并于20196月印发了《芜湖市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实施方案》(芜医改组〔20199号),在省级建设试点的基础上增加了湾沚、繁昌为市级试点,实现了市域内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覆盖。明确建设目标、重点建设内容、具体建设安排,同时成立医共体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并对我市改革主要任务进行了分解细化,明确责任单位、配合单位及任务要求,确保我市的医共体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

2.为了保障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高效有序,芜湖市医改领导小组要求各县(市)区固定专人负责医共体建设工作,建立工作动态定期报送、通报制度。明确责任,认真对照相关要求,把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真正做到以责任促落实,以责任促成效,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积极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速增效。

3.芜湖市认真落实《安徽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综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皖医改秘函〔201917号)文件要求,建立健全医共体绩效考核体系,充分利用考核指挥棒作用,不断压实县(市)区工作责任,结合考核指标不断完善我市医共体建设。

4.为检验建设成效,确保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达到预期目标,202012月芜湖市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出台《芜湖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运行绩效评估办法(试行)》,并开展评估工作。评估显示有关县(市)区基层就诊率、基层服务能力等核心指标均有明显提升。

(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进一步深化建设期

1.20234月安徽省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印发《紧密型县域医共体2023年重点工作方案》,从健全内部管理机制、提升服务能力、健全推进机制等方面对医共体建设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芜湖市认真贯彻落实,于8月出台了《芜湖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2023年重点工作方案》,明确2023年医共体建设重点工作,提出具体工作要求,指导各县(市)区开展医共体建设工作。

2.为进一步推进医共体建设,完善医共体内部的统一工作,芜湖市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印发工作提示,对各县市区建设任务提出具体指导,并明确完成时限,确保医共体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3.20239月安徽省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印发《关于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省级示范建设工作的通知》(皖医改秘〔202310号),确定了南陵县总医院为省级试点。市卫健委积极开展现场调研指导工作,截至202311月南陵县完成了南陵县总医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示范建设方案和南陵县总医院绩效考核方案的制定工作。

4.为健全统筹推进机制,保障医共体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芜湖市探索开展县委卫健工委建设。力争通过卫健工委来加强党建引领,统筹推进医共体内三医协同治理与发展。目前,各县(市)区均已完成卫健工作建设工作,将针对工作要求对工作机制进行完善,扎实做好医共体建设工作的组织保障工作。

5.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自评。指导各县(市区)开展医共体运行情况自评工作。梳理总结医共体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等,形成自评报告、评价指标表。通过自评工作深入了解医共体建设现状,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

6.开展医共体调研工作。分别前往南陵县、繁昌区、无为市开展现场调研,结合各县(市区)自评材料进一步调研了解医共体“两包三单六贯通”落实情况,有针对性指导各医共体下一步工作,并收集各单位反馈的需市级协调解决的问题。通过开展医共体自评和市级调研工作,为后续开展医共体分类管理做好准备。

7.开展医共体自评省级复核工作。陪同省调研团队赴南陵县开展安徽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调研工作,通过座谈会听取汇报、前往县医院、弋江镇中心卫生院、弋江镇五班街社区卫生服务站实地调研等形式开展,对南陵县医共体建设自评工作进行复核,肯定了南陵县医院医共体的建设成效。

四、工作成效

(一)改革框架逐步搭建。一是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覆盖。目前我市4个县市区共成立7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包括无为市3个(分别以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和无为济民医院为牵头医院)、南陵县1个(南陵县总医院牵头)、湾沚区1个(湾沚区总医院牵头)、繁昌区2个(分别以区人民医院和区中医医院为牵头医院),其中南陵总医院医共体20239月被确定为省级建设试点,均实现了区域和人群两个全覆盖。二是成立县市区委卫健工委。根据《芜湖市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相关县(市)区均完成了三会(党委深改委会、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两文(实施方案和配套方案)的实施与印发,成立了县市区委卫健工委,加强医共体管理委员会作用发挥,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问题。三是医共体内部步调一致。牵头单位与各成员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成立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制定章程和相关制度,明晰了管理体系、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完善统一的财务系统、医保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等建设,逐步形成“一家人、一本账、一条心”的运行模式

(二)改革措施逐步推出。一是加强考核。各县(市)区均将完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纳入深改委重点考核任务,根据《芜湖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运行绩效评估办法》,每年对医共体进行考核,对考核排名成效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对年终考核排名靠后的,在年度绩效考核中予以扣分,让医疗机构有动力、有压力、有危机。二是加强保障。各县(市)区结合医共体建设进展及县区实际情况,制定医共体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在组织领导、政策支持、经费保障方面做好工作保障。南陵县成立总医院医共体示范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协作机制。从组织领导上确保医共体建设有序开展。无为市投入14.3亿元建设市人民医院城东院区,申报3.5亿元专项债改扩建9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湾沚区将村卫生室运行补助经费从3000元提升至6000元,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在岗村医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意见》,村医比照村干部兑现待遇。三是加强管理。围绕人财物一体化管理,推进县域医共体紧密型建设,无为市下放医共体成员单位领导班子任免权(不含民营医院牵头医共体),牵头医院成立了财务核算中心,全面负责全市21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南陵县15个县镇院区在执行“同一法人,同一制度”管理模式下,按照“重大决策集中化、日常运行扁平化”原则,由县总医院一体化垂直管理,工作人员由总医院统一调配,财务、信息、后勤、药械等科室由总医院科室派驻人员或集中管理,提高管理运行效率。湾沚区统一医共体法人登记,分院全部由总医院院长兼任,总院班子成员定点联系一所镇分院,人才招聘计划由区总医院统一上报,统一招聘,统一培训,内部人员流动与待遇均由区总医院统一审定。繁昌区资金使用实行牵头医院一支笔审批制度。统一内部审计监督,组建医共体审计中心,对医共体内部经济活动进行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

(三)改革成效逐步显现。一是创建三级医院。县级医院创建三级医院,湾沚区总医院挂牌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无为市人民医院、无为市中医医院、南陵县人民医院、繁昌区人民医院获批三级医院设置;南陵县中医院、繁昌区中医院启动三级医院创建,主动对接省级审批机关,准备相关资料,适时进行三级中医院设置申请。二是医疗资源有效下沉,截止2023年下派专家团队48个,坐诊与指导基层诊疗9601人次,手术423台次,实施乡村卫生服务能力百千万工程,千医下乡”123人,万医轮训进修192人,村医培训8339人次,成立会诊转诊服务中心,组建专家库,建立MTD诊疗,提升诊疗服务能力。三是基层诊疗能力逐步提升。印发《芜湖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对乡镇卫生院实施分类管理,一类管理9所,二类管理24所,三类管理12所,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提高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供给质量,奠定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基础。建设县域医疗次中心5个,创建11家社区医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提升至100%。乡镇卫生院全部具备“50+N”种疾病诊疗能力,开展外科手术乡镇卫生院占比达78%县域内住院占比达84.78%,较2022年上升2.8%、基层诊疗量达到64.88%,较2022年上升4.5%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积极开展医共体分类管理。深入贯彻落实医共体建设文件要求,在充分调研、认真考核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分类管理工作。为更好地、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医共体建设工作,根据省卫健委要求及相关分类标准,对芜湖市7个医共体进行分类。对分类后的医共体进行差异化指导,扎实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二)进一步推进医防融合工作。以繁昌区为试点,探索“医防融合”试点工作,根据辖区慢性病特点,探索建立以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为主体的医防融合服务模式。通过规范的医防融合服务,提升辖区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有效降低因糖尿病、高血压病导致相关重大疾病的住院率,不断减少因慢性病造成的医保基金支出。

办复类别:A

联系单位:芜湖市卫生健康委员

  人:陈标

联系电话:0553-3991651

 

 

          芜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6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