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芜湖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W2024080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陈玉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推进芜湖市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又称“自闭症”“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种以神经发育障碍性为特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交流障碍、兴趣狭隘、重复刻板行为、感知觉异常等。1943年美国Leo Kanner首次提到孤独症的概念,1980年被DSM-Ⅲ收录为一类独立的疾病。
一、目前工作开展情况
市卫健委、市残联等部门加强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全面推动我市孤独症儿童筛查干预工作健康有序发展。芜湖在全省率先实施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工作。
(一)以点及面,开展孤独症筛查诊断试点。为加强儿童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芜湖市于2024年2月19日出台了《芜湖市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工作实施方案(试行)》(芜卫人口家妇〔2024〕5号),以镜湖区、弋江区、湾沚区、南陵县为试点,取得经验后全市推广,为辖区所有0-6岁儿童提供“健康教育、筛查、复筛、诊断”为一体的全流程服务,实现“全过程服务、全环节保障”服务新模式。文件明确了0-6岁儿童孤独症初筛机构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承担,初筛结果阳性儿童转诊至县区妇计中心或其指定的复筛机构进行孤独症筛查量表和“儿心量表-II”等发育量表的复筛工作。复筛结果异常的儿童转诊至芜湖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孤独症评估(诊断)工作。确诊患儿及孤独症高危儿由具有儿童孤独症干预康复技术能力的特殊教育机构、医疗保健机构承担康复工作。2024年6月,由芜湖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芜湖市妇幼保健院)牵头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安徽省皖南康复医院(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成立芜湖市儿童孤独症联合诊治中心,统筹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构建儿童孤独症筛查、诊断、干预康复一体化服务链条。
(二)规范筛查,开展孤独症技术培训。为保障孤独症筛查干预工作高质量开展,提升孤独症筛查干预技术队伍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我委指定市妇计中心作为全市孤独症儿童筛查质控与管理机构。自2022年以来,市妇计中心连续三年开展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技术培训,就儿童孤独症工作形势、筛查干预规范、工作流程等进行全方位解读和专业技术培训,覆盖全市各县市区妇幼保健机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训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技术人员300余人次。2024年,以市妇计中心为实践基地,组织各县区妇幼保健机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约100名专业技术人员实地进修学习,进一步巩固基层儿童保健能力建设特别是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儿童孤独症筛查的工作基础。
市社会(儿童)福利院配备持 有医师、护士、社工、康复、教育等资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达41人,对院内孤残儿童和“童享蓝天”项目儿童开展专业康复工作。并以康复定点机构为依托,组织专业人员外出进修培训,学习康复、特教、医疗等专业方面的知识,通过“走出去”学习,补齐短板,“引进来”专业课程教学、专业技能培训、讲座等,加强专业化水平,以提升对儿童的健康评估、分类诊断、及时救治、康复训练、特殊教育等针对性服务的能力。
(三)加强融合教育资源建设。组织市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专家团队进一步完善残疾儿 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工作指导意见,完善孤独症儿童随班就 读能力评估工作,确保具备一定能力的孤独症儿童能够进入幼儿园、普通学校接受融合教育。建立“ 一生一案”教育安置措施。建立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完整流程,完善半日融合、脱离陪读融合、独立入校(入园)融合、社区融合等多种方式的融合教育。完善各级各类学校资源教室等融合教育条件建设,常态化组织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培训。开展融合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促进特教教师与普教教师的交流互动。建立融合教育教师支持体系,为普通教师提供孤独症儿童教育教学的培训,提高教师对孤独症儿童的了解和接纳程度。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提高对孤独症儿童教育教学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引入优质的教育资源,如教材、教具等,为孤独症儿童提供更加丰富、有趣的学习体验。加强家校合作,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普及孤独症康复教育知识,提高家长对康教结合模式的认识和支持。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康复教育过程,与学校和教师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建立跨学科团队合作机制,包括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咨询师、医疗专业人员等,共同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深入了解每个孤独症儿童的兴趣、特长和需求,学校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确保教育内容与儿童的实际情况相匹配。鼓励孤独症儿童参与各种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提高孤独症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和自信心。
(四)建立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包括孤独症儿童在内的残疾儿童康复工作一直是我市一项重点工作。2021 年 6 月,市残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制定了《芜湖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康复服务协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从资格准入、服务监督、协议管理等方面对承接残疾儿童康复救 助的康复机构进行了规范;2024年4月,市残联制定了《芜湖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星级评定办法(试行)》,在促进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基础上推动我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整体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共认定有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12家,年度可为800 余名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服务。2023年全市共为 654名0-15岁孤独症儿童提供了康复训练救助(其中0-6岁392名)。
(五)营造氛围,开展孤独症健康教育。结合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0~6岁儿童健康管理项目,我市聚焦0~6岁关键阶段,要求各县市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通过筛查咨询指导、父母课堂、亲子活动、随访等形式,从生长发育监测、营养与喂养、交流与玩耍、生活照护、伤害预防、常见健康问题的防控及照护等多个方面指导养育人提高养育照护技能,促进儿童早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市卫健委也利用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组织开发科普宣传资料,结合世界孤独症日、“六一”儿童节、全国助残日、出生缺陷宣传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宣教活动,向社会公众和儿童家长普及孤独症基本知识,宣传筛查、诊断、干预措施,普及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的理念,逐步提高家庭早期识别和发现儿童孤独症的意识和能力。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委将根据您的建议,建立健全辖区孤独症筛查和干预服务网络,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和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规范筛查、转介、评估、诊断、干预、康复和随访等各环节工作,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筛-诊-康-管”服务能力,建立协同高效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模式。强化监督检查:开展调查研究,听取医疗保健机构关于做好儿童孤独症筛查和干预工作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儿童孤独症的政策措施;同时加强督导检查,推动工作落地落实。积极与残联、教育机构合作,为芜湖市孤独症儿童提供一体化的筛诊疗康服务,改善其不良预后,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感谢你对市妇幼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市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工作处于起步阶段,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并认真落实,与其他部门一起共同做好我市儿童健康管理工作。
联系单位:芜湖市卫生健康委
联系电话:3121510
芜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