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芜湖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W2024018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办复类别:B 类
肖玲委员:
您在十四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芜湖市老年友善医院建设的提案》已收悉,经研究,现将我委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失能老年人的护理需求日益增加,市卫健委高度重视基层医疗能力提升,持续推动我市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动我市老年医学科建设。
为进一步满足我市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按照省统一部署,我委出台了《芜湖市老年医学科建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2--2025)》(芜卫老 院)设置老年医学科,三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全部独立设置老年医学科,打造一批规范化的老年医学科,满足老年人就医需求,提高老年人就医便利性。截止目前全市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中医院)20家,其中三级5家(3家市属、2家省属),二级15家,19家独立或与其它科室共同设置老年医学科,建设完成率95%。老年人门诊就医挂号更加便捷,减少了老年人就医过程中的痛苦。
二、加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建设。
利用基层医疗机构现有资源,改扩建一批基层医养结合服务设施,设置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病床和养老床位,目前我市镜湖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白马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探索开设安宁疗护病床,并将其作为特色科室推进建设。推进我市2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试点开展家庭病床服务,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因疾病需要卧床或者身体衰弱、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医疗卫生人员定期上门提供诊疗、康复或者护理服务的患者,经家庭医师评估开设家庭病床治疗,累计建立家庭病床641张,提供家庭病床服务3000余人次,进一步减轻了患者及其家属负担。
三、开展老年友善机构创建工作。
借助芜湖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简称“金医工程”),在全市逐步建立养老基本信息和医疗健康信息数据库,健全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 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档案,实现养老、医疗和服务的一体化信息管理,实现了老年人健康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及区域内共享调阅,利用信息化手段助力医疗健康养老。同时,为了加快解决老年人在就医服务中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持续优化老年人就医环境,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我市开展老年友善机构创建工作,围绕老年友善文化、老年友善管理、老年友善服务、老年友善环境进行医院适老化改造,截至目前我市认定我市安徽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495家,全市老年友善机构创建比例超过90%,进一步降低了老年人就医的难度,极大的减少了老年人陪护就医负担。
四、多举措并举减少就医养护陪护费用。
为进一步促进医养结合机构健康发展,减轻失能人员长期照护负担,我市市医保局积极争取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建设。2022年-2023年,多次向省医保局致函申请长护险试点,分管副市长多次带队前往国家、省医保局做专题汇报。2023年上半年,市医保局先后赴省外地市开展长护险调研,同步草拟我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实施方案》,并完成征求意见、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程序。经请示国家、省医保局,长期护理保险不再开展试点建设,国家层面将出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指导性文件,省局也将同步制定实施办法,届时我市将根据省局统一指导和部署开展我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推动该项惠民制度尽快落地,为群众就医保驾护航。
下一步,市卫健委将会同市医保局等相关部门,进一步挖掘老年人就医实际需求和困难,不断进行精进和完善,做好暖心就医服务,提升我市老年人就医幸福感和满意度,推动实现健康老龄化。
联系人:王慧敏
联系方式:3834172
芜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