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管负责人解读】《芜湖市无偿献血实施细则》

发布时间:2021-06-18 10:08信息来源: 芜湖市卫健委阅读次数: 字体:【  

解读人:芜湖市卫健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王少华,政策咨询电话:0553-3824101

芜湖市无偿献血实施细则》经2021年3月23日市政府第8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已正式发布。这也是我市无偿献血相关政策自2000年以来的首次调整。《细则》结合我市实际,从无偿献血工作的组织、发动、宣传、招募、考核,以及各单位、部门的职责、公民献血后的优惠政策及表扬办法、无偿献血的应急保障预案等内容,在原先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从而切实保障临床用血需求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

新修订的《芜湖市无偿献血实施细则》共31条,内容涉及无偿献血的组织实施、献血者的待遇享受、应急保障机制、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管理等多个方面。明确了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无偿献血工作方面的职责,对规范采供血秩序、保障无偿献血和临床用血安全等提出明确要求,制定和完善了采供血保障激励措施,为新形势下芜湖市无偿献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1、强化政府作用,进一步细化各级人民政府在无偿献血工作方面的职责。一是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无偿献血工作统一规划并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无偿献血工作,并将献血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其完成情况还作为推荐申报文明单位的参考依据。二是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卫生健康委员会是献血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协调、监督并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献血工作。三是明确了各级司法行政部门、科学技术部门、城市管理部门、红十字会、宣传、教育等部门的职能职责。教育部门负责将献血知识纳入健康教育内容,指导学校开展相关教育。司法行政部门、科学技术部门以及科学技术协会,负责将无偿献血纳入普法、科普内容。城市管理部门负责为献血屋建设、采血车停放、献血公益广告设置提供支持。形成政府领导、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献血工作新格局,不断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工作。四是将每年的7、8两个月,正式定义为“公务员献血月”,在一年里最热的采血淡季的时候,组织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动员、组织适龄人员参加献血,有效地缓解我市夏季用血紧张的情况。
    2、强化对献血者爱心奉献善举的鼓励激励。无偿献血者为了挽救他人生命,自愿将自身健康血液无私奉献而不求回报,应当赢得全社会的尊重。加大对献血者的关爱和激励,有助于增强献血者的荣誉感,激发公众的献血积极性,营造献血光荣、我要献血的良好社会氛围,对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引领社会互助风尚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一是明确了献血者优先用血权利,《细则》规定“在本市献血1000毫升(含)以上,本人可以终生免交国家规定的血液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临床用血费用;不到1000毫升,本人临床用血享受2倍献血量免交规定的费用。直系亲属临床用血,按照献血者献血类型及献血量等量免交规定的费用。”进一步激发献血热情,切实保障献血者权益;二是增加对献血十次以上者的奖励。《细则》规定“在本市献血十次以上的献血者免交公立医疗机构普通门诊诊查费、免费乘坐城市公共汽车。”这项工作目前还在与医疗系统和公交集团对接、落实中,因为需要调整后台收费系统,并制作新卡,确定兑现政策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请大家理解等待。

3、保障采供血机构基础性建设。随着芜湖市城市规模扩大以及区域规划的调整,献血屋的设立要按需要相应调整,《细则》规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根据人口流量、人口密度、年献血人次、服务区域、医疗资源配置和交通条件等情况制定献血屋设置规划,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本市献血屋设置规划,在本辖区范围内各建设一个献血屋。献血屋应当设置在人流相对密集、安全的区域,并且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具体设置标准和管理办法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

4、强化了采供血及临床用血管理。血液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和群众就医需求逐步释放,临床用血需求逐年增加,科学、合理用血,杜绝血液资源的浪费至关重要。一是不断完善献血用血管理制度,建立医疗临床用血应急保障机制。《细则》规定,“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应急保障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发生医疗临床用血供应紧张、突发事件需要应急用血或者因可预见的重大事件需要紧急备血时,应当分级发布预警,启动应急响应措施,动员和组织公民紧急献血。”“血站应当做好应急献血队伍的技术指导工作及血液采集工作。”二是强化临床合理用血。《细则》规定“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遵循合理、科学的原则,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积极推行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保证医疗质量输血安全”。

新修订的《无偿献血实施细则》通过完善献血工作管理体制;强化采供血及临床用血管理以及健全对献血者的关爱和对献血工作的激励保障。从而保证本市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