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驱动“两病”一体化管理工作
今年我市再添一个“两病”一体化管理试点区,4月30日,湾沚区召开“两病”一体化管理暨医保慢性病按人头付费试点工作会议,以医防融合、提控制率、降住院人数为落脚点,以部门配合、服务联合、资源整合、数据融合为突破点,全面启动实施“两病”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四合”驱动,多举措并举,推动试点工作提速加力。截止目前全市共有繁昌、弋江和湾沚三个区开展“两病”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
一是部门配合。试点工作采取“部门推动、区级医院牵头、基层落实”的模式,成立卫健、医保分管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相关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共同督促指导,加强绩效评价,实行一果多用。组建由卫健、医保、信息系统相关业务人员为成员的专业巡讲团队,赴各镇分院开展政策解读、系统操作、项目培训,全面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对“两病”的诊疗和管理水平。
二是服务联合。牵头医院、各镇分院在开展基本公卫慢性病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签约、医保慢性病按人头付费、“两病”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时同部署、同推进、同运用,所有服务一同开展,建立“防、治、管、教”一体化模式,构建全周期管理服务。
三是资源整合。落实牵头医院区医下沉制度,目前牵头医院内部已遴选出47名主治及以上医师,通过整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新组建“区-镇-村”一体化联合服务团队96支,全面激活区镇村三级服务网,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局面,打造协同作战体系。
四是数据融合。一方面建立卫健和医保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对“两病”数据库进行定期清洗,保持基层数据真实准确,目前已反馈基层“两病”数据26007条。另一方面打通上下数据、医防数据壁垒,在基本公卫信息系统中新增慢病一体化管理、双向转诊模块,推进区级与基层数据融通,医疗与公卫数据融通,区、镇医务人员开展诊疗服务时,同步录入随诊信息,避免基层重复检查录入,赋能智慧化监管。
下一步,我市试点区将持续推进“两病”一体化管理工作,牢牢把握“分色、签约、履约、转诊”四个重点环节,进一步强化团队协作、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慢病患者获得感、幸福感,切实推动试点区慢病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